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事务所/太原高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高欣知识产权集团)

高以致远  欣以致臻

专家全面解读专利战略七大关键词

首页    专利常见问题    专家全面解读专利战略七大关键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志军

  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华


  关键词一

  专利制度

  立足国情,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法律制度。及时研究国际专利立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借鉴其成功经验。研究制定职务发明法规,合理界定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探索改革外观设计制度,研究外观设计单独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完善专利确权程序,缩短专利确权和纠纷的处理周期。研究规制专利权滥用实体和程序性规定。密切关注专利权转让、许可、质押等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予以规范。修改完善《专利代理条例》。完善其他配套专利法规规章。

  建立专利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在专利相关法规制定和实施中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依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和积极推动认定滥用专利权构成垄断行为标准和程序的制定。积极推动涉及专利的国家标准管理规定的出台,明确国家标准涉及专利问题的处置原则以及披露义务等规范。健全对外贸易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中与专利有关的规定和协作机制。加强遗传资源管理制度与专利制度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一节)

  李志军:

  专利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十七世纪以后,现代化大生产的出现,使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新技术成为一种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一方面,新技术的拥有者要求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新技术;另一方面,社会又需要新技术的拥有者尽快向社会公开其新技术,避免重复研究,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使新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在此历史条件下,专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

  简单来说,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将申请专利的发明的要点写成详细说明,公诸于世,征询异议,经过审查和批准后,授予发明者专利权。

  专利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效地保护发明创造。发明人把其发明申请专利,专利行政部门依法将发明创造向社会公开,授予专利权,使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把发明创造作为一种财产权予以法律保护;二是可以激发公民、法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民族的聪明才智,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三是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四是促进发明技术向全社会的公开与传播,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因此,专利战略提出,要立足国情,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法律制度。

  关键词二

  专利资源

  实施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方针,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为核心,努力营造良好的专利法制、市场和文化氛围,大幅提高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积极服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强有力支撑作用。

  (专利战略第二部分第一节)

  李志军:

  所谓资源,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理念直接作用的结果。纵观当今世界,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能力以及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

  专利作为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战略资源属性也日益明显。一方面专利资源可以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其拥有量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专利资源数量尤其是优质专利资源的数量正在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专利竞争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正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其地区分布特征一样,专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也有其聚集性与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所反映出的资源的地区聚集性,有可能会直接影响不同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专利战略提出,“要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其实质就是要综合运用所有信息、平台、技术、能力、服务、人才等,提升我国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三

  专利政策

  充分发挥专利政策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加强专利政策研究,推动符合不同产业需求的专利政策的出台,激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加快行业共性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关键技术领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并进行合理的海内外布局,形成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在引进专利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获得专利权。围绕国家区域经济规划,出台合理有效的专利扶助政策和区域专利转移鼓励政策。

  充分发挥专利在国家宏观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加强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更多核心专利的创造与运用。进一步健全专利统计指标体系,积极推动将专利指标纳入我国经济、科技等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推动完善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科技项目的专利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的创新起点和水平,提升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专利优势的能力,保障国家技术安全。支持和培育专利产品出口,提高专利权密集型商品出口比例,加强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专利政策引导。平衡专利政策与公共健康、气候变化等重大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加强专利政策制订的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协调,探索建立专利政策评议机制,确保专利政策的有效、合理,符合国际规则。建立专利政策信息披露平台。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二节)

  李志军:

  目前,我国有不少与专利相关的政策,但都散落在各个领域,不成体系,缺乏执行力。突出表现在专利政策与国家经济科技政策的相互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专利政策体系。所以此次专利战略提出,“要大力推进与专利相关的政策体系的构建”,进而增强专利政策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出专利政策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发挥专利在国家宏观政策中的导向作用、促进专利创造的政策体系和环境的形成。

  关键词四

  专利质量

  形成促进专利创造的政策体系和环境。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家资助创新成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更多的创新成果形成专利权。开展将发明人的奖酬计入生产成本的可行性研究,推动企业制定和落实发明人的奖酬政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生产拥有核心专利权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专利资助政策,进一步明确提升专利质量、提高国外专利拥有量、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权化的工作导向。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四节)

  刘华:

  专利战略提出,“要进一步明确提升专利质量”,反映出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专利制度运行中此类问题的反思及矫正。

  专利质量不仅影响市场主体对专利技术转移的投资信心,更关涉专利战略中一些政策措施实施与否及对政策绩效的评价等问题。因此,判断专利质量的标准成为专利战略实施中特别需要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同的立场对专利质量的判断有不同的标准,现有研究较多是基于审查者和使用者角度的观察,而从我国政策抉择的实际需要看,政府立场的专利质量标准的确立也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立场专利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仅应兼顾法律、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需要,还要体现政府主导创新和干预市场的政策导向。法律方面,被资助者的专利应满足合法性条件和授权的实质性条件,能够保持稳定的法律效力状态,以确保技术使用的排他性;技术方面,技术方案应具有先进性以及不可代替性上的优势,而且在技术成熟度上能够达到应用上的需求;经济方面,专利技术能够被市场认同,并转化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包括可直接运用的专利或以防御性功能体现其市场价值的专利;政策导向方面,鉴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以及市场主体的自利性,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及风险性较高的创新活动往往并不受市场的偏爱,政府专利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协同作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市场失效,故专利政策需对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技术专利以及具有高风险的原始创新技术专利给予重点扶持。

  关键词五

  知识产权审议

  培育完善专利分析预警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利分析预警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国专利分析预警工作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实施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专利分析预警工作标准与操作指南。加强面向社会的专利分析人才的培训工作。引导专利分析预警服务走向市场。鼓励专利代理机构积极开展专利分析和预警服务。

  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审议机制。开展国家层面重大经济活动的以专利审议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审议机制研究,提出具体方案及政策建议。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合作,选择若干对专利分析需求突出的重点领域,启动试点工作,适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审议机制。

  开展地方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试点工作。开展以专利审议为核心的地方知识产权审议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与地方性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相关的政策规章。及时总结各地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七节)

  李志军:

  建立重大经济项目知识产权审查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又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国务院2008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重大事项预警等制度,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两年来,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专利分析和知识产权评议,及时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2008年至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大型飞机、电动汽车等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开展了专利分析和预警课题研究;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又选取高档数控机床、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国家重点产业和重大科技项目设立了9个专利分析和预警项目,目前均已进入中期阶段。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选取了高速列车、薄膜太阳能电池、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环保农药以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高端设备6个领域开展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研究,计划今年年底完成。

  此外,不少地方政府也以专利分析工作为支撑,建立和落实重大经济和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北京、天津、河北、江苏、贵州、陕西、青海等23个省(市、区)在制定出台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中明确,要建立和规范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审议制度。

  关键词六

  专利服务

  大力促进专利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动制定有利于专利服务行业发展的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商业化专利信息服务。大力促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预警、数据加工、数据库建设、专利咨询、交易、托管、资产评估、质押贷款等专利服务业的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公共专利信息服务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改革试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专利信息服务企业。加强对专利服务业的监管。

  改善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环境。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相互协调、运转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专利代理行业市场竞争秩序。完善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制度。研究建立专利代理执业保险制度,推动解决专利代理人执业限制问题。建立健全专利代理援助制度,调动有利于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性资源,建立交流机制,促进东西部专利代理机构帮扶合作机制的建立,推动共同发展。建立体制完备、结构合理、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的专利代理行业自律管理体系。构建专利代理行业诚信体系,完善行业的诚信信息公示、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的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九节)

  刘华:

  专利服务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专利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专利技术转移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要求“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内容涉及知识产权评估、代理、中介、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等相关内容。而专利战略进一步指向为“专利服务”,2020年的战略目标要求“专利服务业快速发展,专利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能力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5年战略目标要求“专利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构建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大力促进专利服务产业的发展,专利公共和社会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这说明国家将专利服务发展作为专利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以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两种类型的专利服务业并行发展,形成功能互补、效用协同的专利服务体系为目标。

  目前,我国的专利服务业已由单一的专利代理服务向专利信息检索、数据库建设、专利咨询、资产评估等专利信息服务多元化转变。国家在专利事业发展期间对新兴专利服务业的重视程度,预示着今后专利服务事业也将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需要。

  除了发展新兴的专利服务种类外,专利战略也提出规范传统专利代理服务业,改善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环境。这也体现了我国对专利服务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保证我国专利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七

  知识产权文化

  丰富知识产权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和方法,增强宣传效果。在进一步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搭建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传播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努力打造和培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宣传活动品牌。利用有效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树立我国良好的知识产权国际形象。研究建立中国专利博物馆。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围绕知识产权热点、焦点话题,开展论坛、沙龙、讲堂、展览展示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利用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出版一批可读性强的优质书刊。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制作播出一批观赏性强的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等群体,开展一系列旨在激发创新激情、培育正确知识产权观念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专利战略第四部分第十一节)

  刘华: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氛围作为战略重点,这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和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专利战略亦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中重申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表明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问题上政府的一贯政策立场和持续性措施。

  知识产权文化同其他类型的文化一样,既具有世界范围内普适性的价值观,又兼备反映各国和地区传统价值观念和习惯的品质,是一种具有同一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知识产权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与不同类型文化的发展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不宜以一种独立的工作体系运行,知识产权文化精神品质的培育渗透在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能之中,应将其纳入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案中。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实践中,政府主导下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应注意在立足知识产权文化世界共性和兼备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使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协调衔接,并由此推进良好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李志军 刘华)

2012年9月3日 00:00
浏览量:0
收藏